張裕維權終結 香港法院撤銷28家假張裕
2007-09-12 經過近兩年鍥而不舍的努力,張裕取得了維權勝利———9月10日,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(qū)高等法院的判決書,香港特別行政區(qū)高等法院判決,撤銷由內地個人和企業(yè)在香港注冊的山東張裕葡萄釀酒集團有限公司、香港張裕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等28家香港張裕公司,并禁止其在商品和服務中使用與“zhangyu”、“changyu”、“張裕”等完全相同或容易引起人誤解的圖形或文字。
2005年下半年,國內的福建、廣東等市場上出現(xiàn)了印有“張裕”等字樣的葡萄酒,并迅速蔓延到全國除北京、上海、西藏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(qū)。
“這些產品都使用了與張裕公司產品相同或近似的商標、標識、包裝、裝潢,突出使用‘張?!髽I(yè)名稱,并在銷售中有意混淆產品來源,使消費者誤認為產品為張裕公司生產或與張裕公司有某種聯(lián)系,屬于典型的‘傍名牌’造假行為,給煙臺張裕造成了很壞的影響?!睆堅7墒聞詹坎块L王強說。
經張裕查實,這些產品都是由在香港設立的含有“張裕”字號的公司委托內地廠家、內地經銷商生產和銷售,共涉及29家企業(yè),分別是法國波爾多張裕葡萄酒有限公司、山東張裕葡萄釀酒集團有限公司、中國(香港)張裕葡萄釀酒有限公司、香港百年張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、香港張裕葡萄釀酒有限公司、張裕國際葡萄釀酒有限公司、煙臺張裕集團葡萄酒有限公司。王強說:“不明真相的人一看,還以為這些公司都跟煙臺張裕有什么關系,其實29家企業(yè)與張裕根本沒有任何關系。”
面對如此囂張的侵權行徑,張裕奮起反擊,在向國家工商總局進行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投訴的同時,決定采取法律手段,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訴,請求撤銷這29家公司,從根源上打掉這些造假企業(yè)。
由于香港的法律與內地不同,在香港,商標注冊與企業(yè)名稱登記是分開的。因此,張裕的跨地區(qū)訴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。張裕的工作人員沒有被不利條件嚇倒,他們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這29家香港公司都是空殼公司,在香港沒有辦公地點,沒有工作人員,沒有工作業(yè)績,工作人員根據香港張裕葡萄酒釀造有限公司的注冊記錄,來到了該公司的注冊地址,發(fā)現(xiàn)這里是一家會計師事務所,而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地,則是一幢住宅大廈。
經過充分的準備,今年6月,張裕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訴訟,申請對29家香港張裕公司提出缺抗辯判決。7月19日,高等法院對此案進行宣判。果然,29家香港張裕公司如張裕事前所預料的那樣,沒有派出一名人員到庭提出抗辯。由于張裕提供的證據確鑿,高等法院判決撤銷28家香港張裕公司,剩余的一家香港張裕的判決也將于不久后下發(fā)。
張裕的訴訟勝利,使“香港張?!钡闹黧w在法律上已經不復存在。“宜將剩勇追窮寇。”王強說,下一步,張裕將聯(lián)合國內的工商等部門,查處香港張裕公司在國內的銷售行為,將品牌保護戰(zhàn)進行到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