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國家統(tǒng)計局有關負責人就國務院批復《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(2016)》有關問題表示,在2002年核算體系的基礎上,2016年核算體系主要在基本框架、基本概念和核算范圍、基本分類、基本核算指標以及基本核算方法等五個方面進行了系統(tǒng)修訂。
據(jù)悉,針對經濟發(fā)展出現(xiàn)的新情況、新變化,以及聯(lián)合國等五大國際組織聯(lián)合頒布的新的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——《國民賬戶體系2008》(即2008年SNA)的建議,2016年核算體系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,拓展了部分核算范圍。引入了“知識產權產品”概念,取消了原有的“無形生產資產”的概念;擴展了資產范圍,將知識產權產品等納入非金融資產的核算范圍。這一舉措無疑將加速知識產權產品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進程。
參照2008年SNA,結合我國分類標準的發(fā)展變化,2016年核算體系調整和細化了一些基本分類。其中,調整細化了非金融資產分類,引入了知識產權產品等類別。此外,根據(jù)2008年SNA,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(fā)展出現(xiàn)的新情況和新變化,2016年核算體系修訂了一些重要的國民經濟核算指標的定義和口徑范圍。其中,修訂了“資本形成總額”指標,包含了研究和開發(fā)、娛樂文學藝術品原件等知識產權產品。(來源:國家知識產權局網(wǎng)站)